外資并購程序與步驟 2017-11-17
依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外資并購一般按以下程序或步驟進行
企業并購可能帶來的潛在危機和風險 2017-11-17
企業并購,就是指企業間的兼并與收購。在國際上通常被稱為“MergersandAcquisitions”,簡稱“M&A”。M&A的主要特征是獲得目標公司的控制權,企業為了獲得其他企業的控制權而進行的產權重組活動。本文為您介紹企業并購的潛在危機和風險,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給外資并購內資加上“安全閥” 2017-11-17
利用外資發展本國經濟,是全球背景下投資自由化的直接體現。2009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900.3億美元,有相當部分是通過外資并購的形式完成的。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外資并購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利用不好,會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極大的損害,甚至威脅我國的經濟安全、產業安全和國防安全。
外商參與企業并購的身份 2017-11-17
外商參與企業并購的身份有哪些?外商參與企業并購的身份一般是國外的母公司、中國境內的獨資公司或占控股地位的合資企業、在中國境內舉辦的投資性公司。本文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外商參與企業并購的身份。
企業并購的價值評估 2017-11-17
企業并購的潛在危機和風險:盡管兼并和收購是推動公司增長的適合快途徑,兼并的優勢也很多,但是根據統計顯示70%的并購案是以失敗告終,如洛陽春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將“小舢板”硬捆綁成“航空母艦”結果規模擴大了,資產創利能力卻下降,使企業陷入了經營的陷阱。本文為您介紹企業并購中的價值評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外資并購的安全審查機制 2017-11-17
在我國加入WTO后,跨國公司蜂擁而至,對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近年來,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案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對一些關鍵行業、龍頭企業的并購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能源生產、機械制造、食品消費品生產、商業、金融服務業成為外資并購的重要領域。
鼓勵規范并重外資并購審查終現制度化 2017-11-17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具體承擔并購安全審查工作,并明確了并購安全審查的范圍、內容、工作機制和程序。
外資并購的法律適用 2017-11-17
外資并購也稱并購投資,范圍包括外資公司、企業、經濟組織或個人直接通過購買股權或購買資產的方式并購境內企業。外資并購是與新建投資相對應的一種投資方式,本質上是企業間的產權交易和控制權的轉移。本文為您介紹外資并購在我國的法律適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外資并購的影響 2017-11-17
外資并購有哪些影響?外資并購是外資公司、企業、經濟組織或個人直接通過購買股權或購買資產的方式并購境內企業。外資并購的影響可以分為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本文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外資并購的影響。
外資并購在立法上的不足 2017-11-17
我國外資并購在立法上有哪些不足?我國外資并購在立法上的不足可以表現為多法并存且缺乏協調性、外資并購預警機制未完全建立、缺乏防御外資惡意并購的規范等。本文為您詳細介紹關于我國外資并購在立法上的不足。
外資并購的基本途徑 2017-11-17
直接投資并購我國企業是外商在中國的主要投資方式,外資并購方式有著比新建方式更為明顯的優勢。外資并購是與新建投資相對應的一種投資方式,本質上是企業間的產權交易和控制權的轉移。本文為您介紹我國外資并購的主要途徑,包括以外國投資者身份并購我國內資企業、以外國投資者身份并購我國外資企業、以我國法人的身份并購我國內資企業和收購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境外公司實現間接收購四種方式,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
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 2017-11-17
2005年以來,全球的并購活動在逐漸升溫,并在當前達到一個高峰。從全球背景上看,美國依然是全球適合大的并購國家,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并購市場。而隨著全球私募基金向亞洲地區流轉,日本和韓國正在實施策略,吸引美國和歐洲的資金進入日、韓,而印度與中國也正逐步成為并購市場中的重要角色。
外資股權并購的基本制度 2017-11-17
并購當事人應當以資產評估機構對擬轉讓的股權價值的評估結果作為確定交易價格的依據。并購當事人可以約定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資產評估機構。資產評估應采用國際通行的評估方法。禁止以明顯低于評估結果的價格轉讓股權,變相向境外轉移資本。
我國出臺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 2017-11-17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具體承擔并購安全審查工作。通知還明確了并購安全審查的范圍、內容、工作機制和程序。
外資并購國企的雙贏機制 2017-11-17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直接投資發展,跨國公司通過在世界范圍內建立技術戰略聯盟、參股、控股與并購等方式整合各國的資源,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成為世界經濟適合引人注目的現象。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近20年來全球并購以年平均42%的速度上升,199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6440元,其中跨國并購為4110億美元,占FDI的63.8%;1999年全球FDI總額為8440億美元,跨國并購為7200多億美元,占FDI的85%以上;2000年跨國并購已達到11000億美元,單項交易超過10億美元的并購有109起。
外資股權并購需提交的文件材料 2017-11-17
外資并購通過股權并購境內企業需要向審判部門提交哪些文件材料?股權并購境內企業時,外資投資者應向審判部門提交被并購境內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一致同意外國投資者股權并購的決議、并購后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合同、章程等。本文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外資股權并購需提交的文件材料。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抄底容易整合難 2017-11-17
日前,由商務部組織,中國煤炭、中國海運等20多家企業組成的投資合作工作組啟程前往德國、瑞士、西班牙和英國,計劃開展一系列與投資合作相關的研討、洽談和項目對接活動。
外資并購價款外匯辦理流程 2017-11-17
外資并購價款外匯辦理流程有什么內容?外資并購價款進行外匯首先要先了解外資并購交易中價款支付安排是,交割時支付一部分價款,交割后某一時點支付剩余款項。價款外匯辦理流程分為以下五個步驟:外商投資企業基本信息登記、境內資產變現賬戶開立、外國投資者支付并購價款、外國投資者收購中方股權出資確認登記和結匯,本文為你詳細介紹。
外資并購上市公司的程序及監管 2017-11-17
外資并購上市公司,是指境外投資者采用各種有效方式,直接或間接兼并、合并或收購在我國境內公開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本文將就外資并購的政策演變、監管、法律途徑及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討論,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工傷賠償爭議案件由誰來承擔舉證責任 2017-11-17
當發生職業傷害事故后,有些企業為了逃避工傷保險責任,會毀掉有關勞動關系的證明,并極力否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從而造成受害者因無法證明勞動關系而遭遇索賠困境的情況時有發生。有很多受傷職工自己去申請工傷認定,在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時,拿不出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而大多數勞動保障部門在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程序上要以勞動合同為證明才肯受理,這將直接影響到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以及確認工傷責任的適合終承擔者。
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程序 2017-11-17
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程序怎么樣?外資并購境內企業首先要并購雙方進行談判,確定并購意向,并聘請中介進行盡職調查,通過談判確定外資并購合同協議文本等。本文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程序。
外資并購審批手續 2017-11-17
外資并購也稱并購投資,范圍包括外資公司、企業、經濟組織或個人直接通過購買股權或購買資產的方式并購境內企業。外資并購是與新建投資相對應的一種投資方式,本質上是企業間的產權交易和控制權的轉移。本文將為您介紹外資并購的手續,包括審批時需要提交的材料,并購完成后需要辦理的手續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能力鑒定指什么 2017-11-17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造成了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損害時,由法定的權威機構依法對工傷職工的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作出的等級鑒定。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勞動能力鑒定可能發生于因工傷、因病或非因工負傷而導致職工的勞動能力損害的情形,但本章敘述的勞動能力鑒定的有關規則僅適用于因工負傷一種情況。
外商企業并購股權質押時應注意的事項 2017-11-17
外商投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因融資借貸而將其股權質押給貸款人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外資并購應注重經濟安全 2017-11-17
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經濟發展趨勢,已對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經濟實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隨著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的增多,我們對于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必須有清醒、客觀的認識,既不能無視問題的存在,放任各種風險的發生,也不能凡事必提國家安全,阻礙經濟的發展。